现在位置:聆听号 > 数码产品 > 魅族m8——魅族m8当年有多火

魅族m8——魅族m8当年有多火

庞燕子2025-07-06 22:16}数码产品

简介魅族M8:当年的火爆传奇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2009年,魅族M8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迅速照亮了国产手机的市场天空。这款手机不仅承载了魅族从MP3播放器向智能手机转型的壮志,更以其...

魅族m8——魅族m8当年有多火

魅族M8:当年的火爆传奇

在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2009年,魅族M8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迅速照亮了国产手机的市场天空。这款手机不仅承载了魅族从MP3播放器向智能手机转型的壮志,更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赢得了无数消费者的青睐。那么,魅族M8当年到底有多火呢?让我们一同回顾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惊艳亮相,引发热议

2009年2月,魅族M8正式亮相。这款手机采用了③4英寸的电容式触摸屏,分辨率高达720×480像素,这在当时智能手机市场上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其屏幕显示效果细腻逼真,无论是看照片还是视频,都给人一种艺术品的质感。魅族M8的外观设计简约大气,流畅的线条和经典的黑白配色,更是让人一眼难忘。它的出现,迅速引发了消费者和媒体的热议,被誉为“中国版iPhone”。

二、排队抢购,市场火爆

魅族M8的火爆程度,从其上市后的销售情况便可见一斑。据数据显示,这款手机推出仅两个月,销量就达到了10万部;短短5个月内,销售额更是突破了5亿元。在当时,这样的销售业绩几乎是一个奇迹。为了抢购魅族M8,许多消费者不惜排队等候,甚至有人跨省奔波,只为能够拥有一部这样的手机。这种场面,在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上几乎前所未见。

三、功能强大,满足需求

魅族M8之所以如此受欢迎,除了其惊艳的外观设计外,更在于其强大的功能。这款手机搭载了三星S3C6410处理器,主频高达667MHz,配合256MB的运行内存和512MB的存储空间(支持最大8GB的Micro SD卡扩展),使得其运行飞快,多任务切换毫无压力。此外,魅族M8还内置了专业调音解码器,支持多种音乐格式播放,尤其是能够流畅播放FLAC无损音乐文件,让音乐爱好者们大呼过瘾。同时,它还支持视频拍摄、电子书阅读等多种功能,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四、争议不断,依然火爆

尽管魅族M8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它也面临着不少争议。其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其外观设计与苹果iPhone的相似性。有人指责魅族M8抄袭了苹果iPhone的设计,使得其一度陷入了舆论风波。然而,尽管有这些争议存在,但魅族M8的销售业绩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相反,它凭借着出色的性价比和强大的功能,依然在市场上保持着火爆的销售势头。

五、传承经典,影响深远

如今,距离魅族M8上市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然而,这款手机依然在许多消费者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不仅是魅族品牌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国产智能手机市场崛起的重要见证者。魅族M8的成功经验,为后来的国产手机厂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它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需求、打造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魅族M8当年的火爆程度可谓空前绝后。它不仅凭借着惊艳的外观设计和强大的功能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更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和市场影响力成为了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的一段传奇。如今,当我们回顾那段历史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魅族M8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国产手机发展史:魅族手机(上)

━━━━━━━━━━━━━━━━━━━━

1973手机馆 | 数码文化

手机 历史 未来发展

深度好文 全面详细

━━━━━━━━━━━━━━━━━━━━

魅族成立于2003年,手机的品牌特色和调性,大家都十分熟悉,魅族的的粉丝被称为“魅友”“煤油”,创始人是黄章,真名黄秀章,论坛ID是:J.Wong,外号有:黄木匠、中国乔布斯。

国内手机界,话题讨论最多的就华为、小米、魅族,OV比较低调本分,互联网上也没有多少花边趣事。

互联网上关于魅族的文章、报道、故事多如牛毛,单独某一篇文章都不够仔细全面,本文将是互联网能查到的最全面详细的文章,没有之一。

魅族手机发展史内容、人物、故事众多,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理清思路,先把魅族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

创立魅族,主攻MP3,口碑优秀

转型手机,稳步发展,势头良好

阿里投资,推出魅蓝,疯狂扩张

pro7失败,内部动荡,魅蓝取消

高管离职,国企注资,重新开始

文章前三期讲述魅族手机发展史,人物的故事会放在魅族人物合辑中,包括黄章、白永祥、李楠、杨颜等人。

1976年,黄章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没有上过大学。16岁时黄章因为痴迷电子电器,被父亲赶出去谋生,随后黄章就独自闯到深圳打工。

黄章第一桶金是如何积累起来不知道,只知道他做过厨师,研究粤菜,最后不知在什么机缘巧合下,进入了电子行业,这其中经历了什么事情,估计只有黄章自己知道。

2002年,26岁的黄章出任新加坡合资企业爱琴公司总经理,黄章有公司49% 的股份,大老板占51%的股份,带着这家企业从已日薄西山的VCD行业转型为音响、功放、MP3企业。

在他的经营下,MP3产品增加了20小时超长播放、128MB内存、免驱动连接电脑等等,让爱琴的MP3产品名声大振。

2001年,在深圳威健国际做MP3产品方案的白永祥遇到了黄章,黄章去 威健国际 商讨新MP3的产品方案,白永祥是威健国际MP3产品的工程师,在这之前,白永祥干过台达品质部主管、卖过熊猫牌彩电、在河南烧过陶瓷、深圳做过熊猫金卡。

白永祥回忆道:黄章是我的客户,我们在办公室里聊了半个小时,简单的交流了一下产品的看法,他看上去很普通,但我们两个都是做过VCD和捣鼓过音响的发烧友,所以聊的很投缘。

此一见面,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在魅族走过了15年。

黄章对这位在 社会 打拼多年的工程师产生了招揽之心,多次给白永祥打电话,希望他能来爱琴做产品研发工作。

2002年2月6号,白永祥结婚不久,拖家带口的从深圳来到珠海,加入了珠海爱琴。

爱琴 科技 在这一年的发展并不好,2002年10月,矛盾激化,公司现金流不足,大老板已经四个月没发工资。

魅族早期员工段麒回忆:老板实在开不出工资,希望能往后拖一拖,我没办法就去找黄章说情,希望我一个星期上四天班,给我一天时间出去弄点事,赚赚外快,而黄章最终还是答应了。

由于很多人想着跟黄章出去创业,占股51%的新加坡老板不愿意继续出资。根据魅族旗下笔戈 科技 专访文章,白永祥对老板一顿数落,喊了句:老子不干了!把笔记本往桌子上一拍,甩门走出了会议室。

但由于黄章与老板经营理念无法达成一致,黄章离开了公司,再次创业依然选择了自己熟悉的MP3,黄章另起炉灶,白永祥被卡在了进退两难的关键节点上。

黄章没有像乔布斯一样: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去改变世界?

而是简单说了一句:老白,工资的事情我来解决,跟我干吧。

2002年底,imp3闪存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以ID“全能国货”发表的帖子,宣布一个叫魅族的公司即将发布MP3产品。

这就是魅族在论坛开发布会的 历史 渊源,这个帖子正式宣告魅族品牌创立,后人也称魅族是一个从论坛走出来的手机品牌。

imp3闪存论坛是一个音频数码论坛,iMP3主要聚集的是影音爱好者,包括耳机烧友、HiFi、平板、电子书等。

这个论坛于2018年11月5日正式关闭,永远固定在145.6万位会员,1248.3万个帖子,年轻的 盆友 对这个论坛可能毫无感觉,但对于当年玩机玩影音数码设备的人来说,它类似于后来的酷安、贴吧、XX社区。

2003年3月14日,魅族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黄章也卖出了爱琴的股份。魅族最开始位于珠海拱北,黄章买了一个复式两层楼作为办公地,河对面就是澳门。

2003年6月,魅族第一款MP3随身听MX系列上市,MX一个月的出货量只有几千台。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黄章在论坛注册了一个英文名:J.Wong。

魅族刚起步时,只有5个骨干,3个人都在搞技术。魅族的MP3产品,技术、性能、品质都十分优秀。由于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黄章开始与其他厂商合作,帮别人贴牌,最初的魅族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昂达的品牌出售的。

魅族做MP3播放器时,一直是美国音频芯片Sigmatel公司最大的客户,Sigmatel公司曾派人到珠海,给魅族颁发了全球第一个3520芯片 10万片纪念牌。

一年之后,魅族突然弃用Sigmatel芯片,改用飞利浦芯片,黄章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不用更好的?

2004年10月,魅族E2随身听发布,推出后火爆异常,因为这E2支持DIY,可自助更换多彩外壳,也首次为MP3加入了TXT电子书功能。

卖了一段时间MP3后,魅族从拱北搬到了南屏,有了自己的工厂车间和事业部。

魅族创业初期白永祥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四处招人,找来了曾经在台达做PMC的郭万喜,招来了大学室友梁东明,招来了在UT斯达康工作的大学室友室友叶庆辉,等等无数人,组建了魅族第一支团队。

真正把魅族推向MP3巅峰的是2006年5月上市的miniplayer,是当时国内少有的采用触摸屏和外观无螺丝设计的MP3。

白永祥说:miniplayer虽然在全球看肯定不如iPod,但在国内销量绝对是第一。

2007年3月,Music Card上市, MusicCard采用“一点、一线、一面”的新颖设计理念,6.9mm超薄机身,简洁大方。

魅族的MP3一共只有10款,团队研发了大约30款产品,许多都已经可市,但黄章坚决不同意,因为他觉得不够好用,怕消费者会不满意。

在辉煌的时候,黄章看到了全球MP3产业的衰势,索爱Walkman、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音乐手机开始流行,大量的信号提醒着黄章和白永祥,MP3可能很快就要被手机取代,一个时代将要结束了。

2006年底公司年会上,黄章在饭桌上透露了他有意转型做手机的想法,并征询了当时包括梁东明在内的多位技术工程师的意见,大家的第一反应都很吃惊。

当时魅族的厂址还在珠海郊区的南屏镇,只是一个上下只有几十个员工的MP3公司,并不太具备做手机的实力。

2007年底,国内仅存的MP3生产商召开大会,探讨未来发展方向,魅族没有出席。

魅族华海良说:我们觉得,在MP3上已经看不到方向了,我们站在山顶却发现无路可走。

曾经一度超越iPod的韩国MP3厂商iRiver,由于转型不及时,几乎销声匿迹。iRiver也想做手机,计算之后要花费1.7亿美元,于是知难而退。

从2006年5月miniplayer发布之后,魅族就没在推出新品,推出了几款miniplayer小改版,价格更低了。

到2007年,魅族放弃了国内MP3市场领头羊的地位,转向智能手机,一边卖MP3存货,一边研发手机。

第一部手机打磨了近两年。

2007年1月9日,改变人们对手机认知的iPhone崭露头角,Android操作系统008年底才正式发布。

在2006年底,魅族只有三个选择:WindowsMobile、Linux、WindowsCE。

白永祥说:微软是用做电脑的方式做手机操作系统,什么功能都有,操作不方便,人性化不够,也毫无美感,这不是魅族想要的东西。

Windows Mobile用户界面太差,每台手机授权费高达十几美元,魅族果断放弃,只有18名软件工程师的魅族,直接用Linux实力又不够,Win CE是当时唯一选择。

白永祥招揽的第一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高手叫朱国志,曾在TP-LINK负责交换机的开发工作,2007年1月,朱国志正式加入魅族,接下了 WinCE 的软件开发工作。

当时和魅族接洽的微软工程师很保守,拒绝开放部分源代码,魅族在M8上想要实现的功能,只能硬着头皮开发重写。

M8采用的GPU性能偏弱,图形渲染上无法满足WinCE的需求,桌面滑动只能保证10-20帧左右,在没有缓存技术的情况下,魅族先写了桌面图片的缓存技术、文字缓存技术,才把桌面滑动做到24帧的流畅度。

负责M8交互动画设计之一的是易鹏,是魅族最早一批的系统交互设计师,早年供职于新加坡创新 科技 ,07年7月正式加入魅族。

易鹏回忆:我刚入职的时候,由于人手不够,负责营销的华海良都曾帮忙参与过UI设计的工作,在忙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感觉到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很可能不能在预期完成M8的UI工作,于是我们尝试着与eico进行接洽。

在M8的开发中期,eico团队负责了M8视觉开发,M8界面设计迭代过的大部分版本,都是由eico亲自操刀。

eico是国内设计公司,曾设计过魅族M8、360浏览器、搜狗输入法、谷歌输入法、HTC TouchFlo 3D、淘宝iphone客户端、Opera中国版等等。

最有名的新浪微博第三方Weico,就是eico的自主品牌。

其实eico团队早在魅族MP3时代就有过合作,2004年左右就和黄章讨论过魅族的品牌设计,如魅族官方网站、论坛、海报、M8硬件包装。

由于当时没有测试机供我们使用,都是JW自己做好了手板,我们再把做好的ui打印出来,直接用胶水贴在手板上进行体验。

魅族M8采用的是电容触控屏,电容屏和电阻屏的区别是,电阻屏可以用指甲等硬物去捅,而电容屏只能用皮肤触摸,体验更好。

在触摸屏幕上,白永祥带着工程师先后找了全智、比亚迪、汇顶等供应商,但都无法实现黄章想要的效果。

2007年6月第一代iPhone上市,一家叫TPK(宸鸿 科技 )的台资企业浮出水面,是当时iPhone第一代的触控屏提供商。

魅族本以为由于苹果的专利保护,得不到与TPK合作的机会,但TPK积极寻求业务拓展,认为魅族能成为在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触控方案的选择上,魅族先接触了英国供应商Quantum,国内称叫昆腾触摸,可以在玻璃上实现电容式触摸的效果。魅族工程师和昆腾工程师尝试后,效果达不到量产的级别,无奈最终放弃。

之后找到了美国Synaptics解决了触摸屏的问题,Synaptics是世界三大触摸屏幕厂商之一,就是那个提供屏下指纹识别的新思。

白永祥与Synaptics中国区的销售经理陈元死缠难打了2个月后,终于拿到了新思的整套触控方案。

在魅族M8的基带和结构方案上,魅族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当时飞利浦、英飞凌、高通是当时比较有实力的三家供应商。

白永祥和工程师坐 汽车 到深圳和飞利浦高管洽谈,直接被拒绝。

白永祥又找到了苹果供应商英飞凌,白永祥带队去上海洽谈,态度照样很冷漠,魅族最终选择了英飞凌,但做出了非常多的妥协。

黄章又要求外放音质,魅族想方设法实现了双喇叭共后腔体结构设计,为了达到满意的外观效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了50多个手板模型。

2007年到2008年,魅族M8一直都处在研发和测试之中,魅族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自行开发系统、自行规划硬件、自行组装成品,M8的开发难度,远不是今天的厂商买个高通、MTK的芯片,装个安卓系统做做优化,清理清理 bug ,工厂帮你组装所能相比的。

2007年,就在苹果iPhone发布后不久,魅族就发布自己进军手机的消息,同时也更新了产品设计概念图,当时魅族M8被吐槽与iPhone太像,还没发布就背上了“山寨iPhone”的名号。

2009年1月15日,魅族从工信部拿到了手机入网许可证。

2月13日,魅族M8正式上市,是中国国内第一款大屏幕全触屏智能机,并誉为“国产机皇”,地位不需要多说什么。

魅族M8的操作系统叫:Mymobile,基于Windows CE6.0内核,采用了与iPhone 3GS相同的芯片:三星S3C6410。

M8推出后,黄章选择不做任何广告,只在网上进行宣传,魅族凭借MP3积累下的口碑,征服了中国和全球的爱好者,法国电信订了5万台M8手机,沙特王子也在使用M8,雷军也在使用。

M8发售时,魅族专卖店排起购机长队,据传说一位魅族爱好者转战了4个省,倒了3趟火车、1趟 汽车 ,从安徽阜阳赶到山东临沂,就为了尽早买到3台魅族M8手机。

M8推出后仅仅两个月,销量就已达到10万部,短短5个月,销售额就已突破5亿元。在2009年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几乎全线亏损的背景下,魅族M8创造了一个业界奇迹。

2010年12月正式停产,M8在两年的时间里卖了不到100万部。

走在前面,会很辛苦

这是白永祥说的最艰难的八个字,M8在中国乃至世界手机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也曾被摆在微软总部的展览馆里收藏。

M8的成功惹怒了苹果,乔布斯公开批评M8抄袭iPhone,苹果向广东省知识产权部门要求停止销售魅族M8。

黄章后来在论坛表述:M8被苹果通过相关部门要求停产,让我感觉到民营企业要做大几乎没希望。

直到2012年,苹果与三星的专利诉讼大战中,苹果把魅族M8作为自主创新的产品拿出来举证,反向证明了魅族的清白。

到了2010年,魅族也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谷歌Android系统开始成为全球主流,魅族的Mymobile系统在软件上的劣势凸显,M9的上市时间间隔长达两年之久。

2010年开始,黄章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黄章搬出了魅族大厦,把日常工作交给CEO白永祥负责。

自己常住在了半山腰里的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听音乐,泡论坛,无休止的钻研MX的硬件和UI设计,在2014年黄章出山之前,魅族很多新来的员工没见过黄章。

本是要趁热打铁,把魅族做大做强,也许黄章想的有些简单乐观,坐在家里打磨产品就好。

在这期间黄章也不是无所事事,至少接触了接受雷军等人,和外界有所交流,也许来来往往的谈话和小米手机的崛起,让隐士黄章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

《国产手机发展史》持续更新

大部分数据来自网络

魅族领克重塑手机车机生态,“没有手机赋能的车企都将掉队”

20年的时间,可以沧桑容颜,也足以重塑品牌。

20年前,南开园。初夏的午后,一个毛头小子在宿舍的上铺,饶有兴致地把玩手中的MP3,那是他用兼职的第一个月工资买给自己的礼物。到现在他还清楚地记得这个牌子——魅族。

那是万物生长的年代,互联网远没有现在发达,网上没有该MP3的评测,更没有对比导购,也许是在电脑城不经意的一瞥,一眼万年。

20年过去了,当年的毛头小子,已经成了小腹隆起,发际线后移的中年大叔。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让他没多少时间去回首过往,那个魅族MP3,也随着时间被湮没在回忆的尘埃里。

直到有一天,他尘封的回忆,被唤醒了。

“魅族∞领克无界生态发布会”——当收到该发布会邀请函时,他的反应是错愕的,魅族,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把他拉回了那个万物生长的岁月。

20年的时间,可以沧桑容颜,也足以重塑品牌,而魅族,这个当年陪他走过一段青葱路的品牌,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没有手机赋能的汽车厂商,都将逐渐掉队”

在发布会现场,星纪魅族集团董事长兼CEO沈子瑜的这句话,引发了满堂彩。作为第一部国产智能手机的生产商,魅族有过辉煌的过往,其第一部国产手机魅族M8,还被微软总部珍藏在自己的展厅。

但是,激烈而多变的市场竞争,让魅族一度沉寂,不过来自汽车业吉利的援手,让魅族品牌浴火重生。而与汽车千丝万缕的联系,让魅族有了其它手机品牌所难以比拟的优势。

<img src="" class="imgborder" alt="图片包含 室内, 人, 女人, 手机

描述已自动生成">

3月30日,在上海梅奔中心举行的,魅族有史以来最大的新品发布会上,魅族不仅仅带来了新的手机,更有手机和车机软件技术的紧密互动。

在魅族的新故事中,手机、车机代表的“万物互联”,正在从构想,变为现实。

尽管汽车业已经在“智能化”赛道上狂奔多年,但是说起车机系统,车市消费者依然“一言难尽”。

最典型的使用场景是,人们上了车,先打开手机映射,投放到车机上再开车。至于车辆自己的车机系统,除了刚买车的新鲜期之外,几乎没有人会在自己车上用车机系统进行娱乐。

以至于,车载充电口和车载无线充电功能,与车机系统相比,是消费者更为看重的配置。

很明显,相比手机的使用场景和用户粘性,车机系统远远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img src="" class="imgborder" alt="图形用户界面, 应用程序

描述已自动生成">

那么,“天生不足”的车机系统,是不是就永无“出头之日”呢?

魅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在发布魅族20系列一众重磅新品之后,车载人机交互软软件Flyme Auto,是该发布会的重点,魅族和领克也宣布开启“超级无界”合作计划。

“通过改变智能汽车技术架构,Flyme Auto 让手机成为汽车的一部分。让升级手机和升级车机配置划等号,从而提升智能座舱使用体验,成为超越传统汽车五个域(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座舱域、自动驾驶域)的‘第六域’,即:‘手机域’。”

这是沈子瑜在发布会上的原话。据他介绍,魅族Flyme Auto让手机和车机同步升级得以实现,解决了车机更新迭代的周期远落后于手机的问题。

其实,魅族Flyme Auto并不仅仅是让手机与车机共同升级这么简单。手机车机同源开发,直接互联,手机上的应用在不被打断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投射到车机。

<img src="" class="imgborder" alt="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换句话说,车机系统的使用,将与手机使用场景,无缝连接。

比如,领克08是首款支持魅族Flyme Auto的车型,采用了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的领克08,集成两颗自研7nm“龙鹰一号”芯片,算力相当于两颗高通8155芯片。因此,在魅族Flyme Auto系统的支持下,领克08具备更强的升级扩展性和更好的使用流畅性。

如果你带着魅族Flyme系统的手机靠近车辆,车辆会自动解锁,并有迎宾灯打出欢迎语。当你进入车内,手机导航信息自动流转至中控大屏,你当前所听的音乐,或者语音视频通话,也无缝连接到车机上。

至于目前部分车机系统宣传的在车上唱卡拉OK,在车上用手柄打游戏,魅族Flyme Auto可以让手机与车机完全连接,而手机就可以“变身”为话筒和游戏手柄,你无需再购买其它外部设备。

写在最后:

发布会上,沈子瑜提到,未来星际魅族集团将从“手机+XR+前瞻技术”三条主线出发,把重心放在手机、XR拓展现实、以及前瞻技术等领域。

而在吉利生态,卫星、芯片、车机、手机等领域中,星际魅族集团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手机车机同源开发,魅族是第一个“打开车门”的手机品牌,而让“手机登车”的吉利,更是打开了手机与车机的壁垒,真正实现车机系统的生态重塑。

20年前摆弄魅族MP3的毛头小子,即便身处汽车业,也在机缘巧合中与魅族宿命轮回。而魅族,或在接下来的20年,成为改变车机与手机业态的“关键钥匙”,这一切,正在发生。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快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产手机发展史:魅族手机(上)

━━━━━━━━━━━━━━━━━━━━

1973手机馆 | 数码文化

手机 历史 未来发展

深度好文 全面详细

━━━━━━━━━━━━━━━━━━━━

魅族成立于2003年,手机的品牌特色和调性,大家都十分熟悉,魅族的的粉丝被称为“魅友”“煤油”,创始人是黄章,真名黄秀章,论坛ID是:J.Wong,外号有:黄木匠、中国乔布斯。

国内手机界,话题讨论最多的就华为、小米、魅族,OV比较低调本分,互联网上也没有多少花边趣事。

互联网上关于魅族的文章、报道、故事多如牛毛,单独某一篇文章都不够仔细全面,本文将是互联网能查到的最全面详细的文章,没有之一。

魅族手机发展史内容、人物、故事众多,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和理清思路,先把魅族的发展历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

创立魅族,主攻MP3,口碑优秀

转型手机,稳步发展,势头良好

阿里投资,推出魅蓝,疯狂扩张

pro7失败,内部动荡,魅蓝取消

高管离职,国企注资,重新开始

文章前三期讲述魅族手机发展史,人物的故事会放在魅族人物合辑中,包括黄章、白永祥、李楠、杨颜等人。

1976年,黄章出生于广东梅州市,没有上过大学。16岁时黄章因为痴迷电子电器,被父亲赶出去谋生,随后黄章就独自闯到深圳打工。

黄章第一桶金是如何积累起来不知道,只知道他做过厨师,研究粤菜,最后不知在什么机缘巧合下,进入了电子行业,这其中经历了什么事情,估计只有黄章自己知道。

2002年,26岁的黄章出任新加坡合资企业爱琴公司总经理,黄章有公司49% 的股份,大老板占51%的股份,带着这家企业从已日薄西山的VCD行业转型为音响、功放、MP3企业。

在他的经营下,MP3产品增加了20小时超长播放、128MB内存、免驱动连接电脑等等,让爱琴的MP3产品名声大振。

2001年,在深圳威健国际做MP3产品方案的白永祥遇到了黄章,黄章去 威健国际 商讨新MP3的产品方案,白永祥是威健国际MP3产品的工程师,在这之前,白永祥干过台达品质部主管、卖过熊猫牌彩电、在河南烧过陶瓷、深圳做过熊猫金卡。

白永祥回忆道:黄章是我的客户,我们在办公室里聊了半个小时,简单的交流了一下产品的看法,他看上去很普通,但我们两个都是做过VCD和捣鼓过音响的发烧友,所以聊的很投缘。

此一见面,两人一见如故,一起在魅族走过了15年。

黄章对这位在 社会 打拼多年的工程师产生了招揽之心,多次给白永祥打电话,希望他能来爱琴做产品研发工作。

2002年2月6号,白永祥结婚不久,拖家带口的从深圳来到珠海,加入了珠海爱琴。

爱琴 科技 在这一年的发展并不好,2002年10月,矛盾激化,公司现金流不足,大老板已经四个月没发工资。

魅族早期员工段麒回忆:老板实在开不出工资,希望能往后拖一拖,我没办法就去找黄章说情,希望我一个星期上四天班,给我一天时间出去弄点事,赚赚外快,而黄章最终还是答应了。

由于很多人想着跟黄章出去创业,占股51%的新加坡老板不愿意继续出资。根据魅族旗下笔戈 科技 专访文章,白永祥对老板一顿数落,喊了句:老子不干了!把笔记本往桌子上一拍,甩门走出了会议室。

但由于黄章与老板经营理念无法达成一致,黄章离开了公司,再次创业依然选择了自己熟悉的MP3,黄章另起炉灶,白永祥被卡在了进退两难的关键节点上。

黄章没有像乔布斯一样: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去改变世界?

而是简单说了一句:老白,工资的事情我来解决,跟我干吧。

2002年底,imp3闪存论坛上突然出现了一个以ID“全能国货”发表的帖子,宣布一个叫魅族的公司即将发布MP3产品。

这就是魅族在论坛开发布会的 历史 渊源,这个帖子正式宣告魅族品牌创立,后人也称魅族是一个从论坛走出来的手机品牌。

imp3闪存论坛是一个音频数码论坛,iMP3主要聚集的是影音爱好者,包括耳机烧友、HiFi、平板、电子书等。

这个论坛于2018年11月5日正式关闭,永远固定在145.6万位会员,1248.3万个帖子,年轻的 盆友 对这个论坛可能毫无感觉,但对于当年玩机玩影音数码设备的人来说,它类似于后来的酷安、贴吧、XX社区。

2003年3月14日,魅族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黄章也卖出了爱琴的股份。魅族最开始位于珠海拱北,黄章买了一个复式两层楼作为办公地,河对面就是澳门。

2003年6月,魅族第一款MP3随身听MX系列上市,MX一个月的出货量只有几千台。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黄章在论坛注册了一个英文名:J.Wong。

魅族刚起步时,只有5个骨干,3个人都在搞技术。魅族的MP3产品,技术、性能、品质都十分优秀。由于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黄章开始与其他厂商合作,帮别人贴牌,最初的魅族产品有很大一部分是以昂达的品牌出售的。

魅族做MP3播放器时,一直是美国音频芯片Sigmatel公司最大的客户,Sigmatel公司曾派人到珠海,给魅族颁发了全球第一个3520芯片 10万片纪念牌。

一年之后,魅族突然弃用Sigmatel芯片,改用飞利浦芯片,黄章的理由很简单:为什么不用更好的?

2004年10月,魅族E2随身听发布,推出后火爆异常,因为这E2支持DIY,可自助更换多彩外壳,也首次为MP3加入了TXT电子书功能。

卖了一段时间MP3后,魅族从拱北搬到了南屏,有了自己的工厂车间和事业部。

魅族创业初期白永祥的另一个任务就是四处招人,找来了曾经在台达做PMC的郭万喜,招来了大学室友梁东明,招来了在UT斯达康工作的大学室友室友叶庆辉,等等无数人,组建了魅族第一支团队。

真正把魅族推向MP3巅峰的是2006年5月上市的miniplayer,是当时国内少有的采用触摸屏和外观无螺丝设计的MP3。

白永祥说:miniplayer虽然在全球看肯定不如iPod,但在国内销量绝对是第一。

2007年3月,Music Card上市, MusicCard采用“一点、一线、一面”的新颖设计理念,6.9mm超薄机身,简洁大方。

魅族的MP3一共只有10款,团队研发了大约30款产品,许多都已经可市,但黄章坚决不同意,因为他觉得不够好用,怕消费者会不满意。

在辉煌的时候,黄章看到了全球MP3产业的衰势,索爱Walkman、摩托罗拉、诺基亚等音乐手机开始流行,大量的信号提醒着黄章和白永祥,MP3可能很快就要被手机取代,一个时代将要结束了。

2006年底公司年会上,黄章在饭桌上透露了他有意转型做手机的想法,并征询了当时包括梁东明在内的多位技术工程师的意见,大家的第一反应都很吃惊。

当时魅族的厂址还在珠海郊区的南屏镇,只是一个上下只有几十个员工的MP3公司,并不太具备做手机的实力。

2007年底,国内仅存的MP3生产商召开大会,探讨未来发展方向,魅族没有出席。

魅族华海良说:我们觉得,在MP3上已经看不到方向了,我们站在山顶却发现无路可走。

曾经一度超越iPod的韩国MP3厂商iRiver,由于转型不及时,几乎销声匿迹。iRiver也想做手机,计算之后要花费1.7亿美元,于是知难而退。

从2006年5月miniplayer发布之后,魅族就没在推出新品,推出了几款miniplayer小改版,价格更低了。

到2007年,魅族放弃了国内MP3市场领头羊的地位,转向智能手机,一边卖MP3存货,一边研发手机。

第一部手机打磨了近两年。

2007年1月9日,改变人们对手机认知的iPhone崭露头角,Android操作系统008年底才正式发布。

在2006年底,魅族只有三个选择:WindowsMobile、Linux、WindowsCE。

白永祥说:微软是用做电脑的方式做手机操作系统,什么功能都有,操作不方便,人性化不够,也毫无美感,这不是魅族想要的东西。

Windows Mobile用户界面太差,每台手机授权费高达十几美元,魅族果断放弃,只有18名软件工程师的魅族,直接用Linux实力又不够,Win CE是当时唯一选择。

白永祥招揽的第一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高手叫朱国志,曾在TP-LINK负责交换机的开发工作,2007年1月,朱国志正式加入魅族,接下了 WinCE 的软件开发工作。

当时和魅族接洽的微软工程师很保守,拒绝开放部分源代码,魅族在M8上想要实现的功能,只能硬着头皮开发重写。

M8采用的GPU性能偏弱,图形渲染上无法满足WinCE的需求,桌面滑动只能保证10-20帧左右,在没有缓存技术的情况下,魅族先写了桌面图片的缓存技术、文字缓存技术,才把桌面滑动做到24帧的流畅度。

负责M8交互动画设计之一的是易鹏,是魅族最早一批的系统交互设计师,早年供职于新加坡创新 科技 ,07年7月正式加入魅族。

易鹏回忆:我刚入职的时候,由于人手不够,负责营销的华海良都曾帮忙参与过UI设计的工作,在忙了一段时间后,我们感觉到如果按照目前的进度,很可能不能在预期完成M8的UI工作,于是我们尝试着与eico进行接洽。

在M8的开发中期,eico团队负责了M8视觉开发,M8界面设计迭代过的大部分版本,都是由eico亲自操刀。

eico是国内设计公司,曾设计过魅族M8、360浏览器、搜狗输入法、谷歌输入法、HTC TouchFlo 3D、淘宝iphone客户端、Opera中国版等等。

最有名的新浪微博第三方Weico,就是eico的自主品牌。

其实eico团队早在魅族MP3时代就有过合作,2004年左右就和黄章讨论过魅族的品牌设计,如魅族官方网站、论坛、海报、M8硬件包装。

由于当时没有测试机供我们使用,都是JW自己做好了手板,我们再把做好的ui打印出来,直接用胶水贴在手板上进行体验。

魅族M8采用的是电容触控屏,电容屏和电阻屏的区别是,电阻屏可以用指甲等硬物去捅,而电容屏只能用皮肤触摸,体验更好。

在触摸屏幕上,白永祥带着工程师先后找了全智、比亚迪、汇顶等供应商,但都无法实现黄章想要的效果。

2007年6月第一代iPhone上市,一家叫TPK(宸鸿 科技 )的台资企业浮出水面,是当时iPhone第一代的触控屏提供商。

魅族本以为由于苹果的专利保护,得不到与TPK合作的机会,但TPK积极寻求业务拓展,认为魅族能成为在中国市场的突破口。

触控方案的选择上,魅族先接触了英国供应商Quantum,国内称叫昆腾触摸,可以在玻璃上实现电容式触摸的效果。魅族工程师和昆腾工程师尝试后,效果达不到量产的级别,无奈最终放弃。

之后找到了美国Synaptics解决了触摸屏的问题,Synaptics是世界三大触摸屏幕厂商之一,就是那个提供屏下指纹识别的新思。

白永祥与Synaptics中国区的销售经理陈元死缠难打了2个月后,终于拿到了新思的整套触控方案。

在魅族M8的基带和结构方案上,魅族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当时飞利浦、英飞凌、高通是当时比较有实力的三家供应商。

白永祥和工程师坐 汽车 到深圳和飞利浦高管洽谈,直接被拒绝。

白永祥又找到了苹果供应商英飞凌,白永祥带队去上海洽谈,态度照样很冷漠,魅族最终选择了英飞凌,但做出了非常多的妥协。

黄章又要求外放音质,魅族想方设法实现了双喇叭共后腔体结构设计,为了达到满意的外观效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了50多个手板模型。

2007年到2008年,魅族M8一直都处在研发和测试之中,魅族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自行开发系统、自行规划硬件、自行组装成品,M8的开发难度,远不是今天的厂商买个高通、MTK的芯片,装个安卓系统做做优化,清理清理 bug ,工厂帮你组装所能相比的。

2007年,就在苹果iPhone发布后不久,魅族就发布自己进军手机的消息,同时也更新了产品设计概念图,当时魅族M8被吐槽与iPhone太像,还没发布就背上了“山寨iPhone”的名号。

2009年1月15日,魅族从工信部拿到了手机入网许可证。

2月13日,魅族M8正式上市,是中国国内第一款大屏幕全触屏智能机,并誉为“国产机皇”,地位不需要多说什么。

魅族M8的操作系统叫:Mymobile,基于Windows CE6.0内核,采用了与iPhone 3GS相同的芯片:三星S3C6410。

M8推出后,黄章选择不做任何广告,只在网上进行宣传,魅族凭借MP3积累下的口碑,征服了中国和全球的爱好者,法国电信订了5万台M8手机,沙特王子也在使用M8,雷军也在使用。

M8发售时,魅族专卖店排起购机长队,据传说一位魅族爱好者转战了4个省,倒了3趟火车、1趟 汽车 ,从安徽阜阳赶到山东临沂,就为了尽早买到3台魅族M8手机。

M8推出后仅仅两个月,销量就已达到10万部,短短5个月,销售额就已突破5亿元。在2009年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几乎全线亏损的背景下,魅族M8创造了一个业界奇迹。

2010年12月正式停产,M8在两年的时间里卖了不到100万部。

走在前面,会很辛苦

这是白永祥说的最艰难的八个字,M8在中国乃至世界手机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也曾被摆在微软总部的展览馆里收藏。

M8的成功惹怒了苹果,乔布斯公开批评M8抄袭iPhone,苹果向广东省知识产权部门要求停止销售魅族M8。

黄章后来在论坛表述:M8被苹果通过相关部门要求停产,让我感觉到民营企业要做大几乎没希望。

直到2012年,苹果与三星的专利诉讼大战中,苹果把魅族M8作为自主创新的产品拿出来举证,反向证明了魅族的清白。

到了2010年,魅族也开始面临一系列挑战,谷歌Android系统开始成为全球主流,魅族的Mymobile系统在软件上的劣势凸显,M9的上市时间间隔长达两年之久。

2010年开始,黄章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黄章搬出了魅族大厦,把日常工作交给CEO白永祥负责。

自己常住在了半山腰里的家,每天的工作就是听音乐,泡论坛,无休止的钻研MX的硬件和UI设计,在2014年黄章出山之前,魅族很多新来的员工没见过黄章。

本是要趁热打铁,把魅族做大做强,也许黄章想的有些简单乐观,坐在家里打磨产品就好。

在这期间黄章也不是无所事事,至少接触了接受雷军等人,和外界有所交流,也许来来往往的谈话和小米手机的崛起,让隐士黄章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

《国产手机发展史》持续更新

大部分数据来自网络

买 魅族M8 超值吗!?

入手M8两个月了。感觉上M8存在大量BUG,但毕竟是国产中最好的一台了,支持一下国产也好嘛。

要说竞争力,就说我那个生活圈有钱的买IPHONE,没钱也想要IPHONE的都买了M8,再看看大范围的,目前M8只在国内销售,魅族由于先前的影音播放器卖得火,出了名,所以也有不少认识慕名而来,所以竞争来讲只有小部分靠品质,虽然初期机子BUG甚多,不过魅族提供1年包换的服务,免你后顾之忧

而我总结M8的优点只用几字:上网快,影音强,外形酷。

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注: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站立场。